本赛季的第一项红土1000赛蒙特卡洛大师赛产生了赛会历史上一个全新的冠军。将近32岁的弗格尼尼实现了突破,首夺大师赛冠军,回看这一周,如果说,意大利的种子选手弗格尼尼夺冠还有一定的概率的话,非种子选手塞尔维亚的拉约维奇打进决赛,则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赛前人们普遍看好的夺冠热门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分别止步于半决赛和八强阶段。德约科维奇在输给梅德韦杰夫那一场比赛中出现了44次非受迫失误,纳达尔在与弗格尼尼的对抗中,虽然挽救了四个破发点,但是仍然两盘输球,全场比赛一发和二发的得分率都低于对手。虽然多风的天气对比赛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赛会的前2号种子来说,更重要的影响到他们竞技状态的不外乎三项因素,第一,年龄;第二,伤病;第三,斗志。
其中第一点和第二点的关联性非常大,很多情况下,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而带来了伤病的增加。在过去几年中,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曾都因为伤病的关系长期缺席赛场,他们的成绩也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ATP规定,球员在超过30岁以后可以有选择的参赛,以节省体力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德约科维奇在蒙特卡洛站之前只打了四站比赛。纳达尔也是因伤挂拍一个月之后,在蒙特卡洛赛上刚刚开始红土热身。
对于功成名就的老将而言,最难以摆脱的还是内在动力的不足。经历了巅峰低谷,人生起伏,看遍了世间繁华,人生百态,他们早已领悟到网球或许是最爱,但绝不是生活的全部。以德约科维奇为例,几次赛后采访,他都表示对本站比赛的结果没有任何期望值。的确,德约已经拿下了全满贯和金大师的双重荣耀,排名位居世界第一,完全不需要再向世界证明自己什么。加之他是在去年的温布顿之后才重新开启了夺冠模式,上半年连保分压力都没有。这样在身体状态不好,竞技状态不好的情况下,真的很难找到自我激励的理由。
不管怎么说,让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在蒙特卡洛争夺历史上最多大师赛冠军的先后次序,看来只是赛会组织者的一厢情愿。
(童可欣)
})();